中国建材股份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在香港顺利召开
3月27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hk.03323,以下简称“中国建材股份”或“公司”)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在香港顺利召开。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建材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建材股份党委副书记、总裁、执行董事魏如山,中国建材股份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刘燕,副总裁、财务总监陈学安,执行董事肖家祥,董事会秘书、首席会计师裴鸿雁,副总裁薛忠民,北新建材董事长尹自波等出席会议,并与投资者、分析师现场进行沟通交流,对资本市场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周育先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建材股份发展的投资者、分析师等表示衷心感谢,对经营团队的努力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周育先表示,中国建材股份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积极转型。短期看,经营指标有三点转变:一是分红比例不断提高,希望持续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二是净债务比率持续下降,未来还会进一步降低净债务比率;三是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不断提升,未来将持续增强。
长期看,中国建材股份将从阶梯性培育新材料、全面推进国际化、数字化及绿色化加速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个转型战略是大力发展新材料业务,通过阶梯式布局,形成业务滚动式发展,稳步提升收入和利润贡献。第一梯队是发展相对成熟、规模优势较高且超过百亿级销售收入的新材料,包括玻纤、石膏板、风电叶片;第二梯队是具备五十亿级销售收入的新材料,包括锂电池隔膜、碳纤维和防水系统;第三梯队是具备十亿级销售收入的新材料,包括氢气瓶、石墨新材料和涂料,中国建材股份将通过设立的中建材石墨大力发展石墨新材料。通过阶梯性培育新材料产品,不断提升新材料板块对中国建材股份收入和利润的贡献。
第二个转型战略是全面推进国际化。加强基础建材板块和新材料板块国际化布局,实现全业务国际化、全流程国际化、全要素国际化,通过新建和并购、轻资产和重资产相结合的方式,使中国建材股份的综合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提升。
第三个转型战略是大力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中国建材股份将强化科技创新攻关,打造关键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树立市场化的理念,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做好研发设计的数字化、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过程信息化数字化及客户服务的数字化敏捷化这四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工作。绿色低碳转型是国家“双碳”政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建材股份将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继续发力,继续做好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全流程管碳。
魏如山介绍了公司经营发展情况。2022年,中国建材股份各项kpi基本符合预期,三大业务板块和板块内部的细分领域,都按照公司战略设想和规划,向着既定目标、朝着更优方向调整和变化。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2,301.7亿元,归母净利79.6亿元,三大板块归母净利贡献结构不断优化。基础建材板块,“水泥 ”翘尾因素影响显现,商混、骨料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三精管理成效显著,吨熟料综合能耗及销售、管理、财务费用都有所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动行业达成共识,以控制碳排放和能耗促进去产能实质落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新材料板块,石膏板业务利用自身规模和市占率优势强化成本传导能力,玻纤业务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贵金属处置实现盈利增长,风电叶片业务销量大幅增长,锂电池隔膜销量和a品率显著提升,碳纤维西宁万吨基地一期1.1万吨项目顺利投产,助力销量抬升。
2023年公司将紧抓经济复苏机遇,着力稳价格、稳销量、稳现金流,基础建材聚焦巩固优化升级,新材料聚焦做优做强做大,工程技术服务聚焦升级迭代扩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围绕三大主业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定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两个核心,全面提质增效,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而不懈奋斗,以实际行动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公司管理层就行业发展、公司经营战略、业务板块发展规划、降债计划、国际化发展、中长期激励、业务整合等方面与投资者和分析师们进行深入交流。
来自摩根士丹利、花旗、高盛、美银、中金、华泰证券等知名投行、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共约100人参加了发布会,他们对中国建材股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效充分肯定,并表示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恒星集团的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恒星集团的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恒星集团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