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忠: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看水泥行业2024年高质量发展 -恒星集团

孔祥忠: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看水泥行业2024年高质量发展

——访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

来源: 来源: 中国水泥杂志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8日

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聚焦水泥行业。通过学习理解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4年水泥行业将如何发展?有哪些具体任务?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了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

202401181621450459.jpg

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

1、关键词: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水泥行业2024年的重点发展方向及瓶颈问题。

孔祥忠:“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指宏观经济层面的描述,并大有辩证关系。“以进促稳”延续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一惯性政策,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引导下,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将会保持中高速,投资拉动增长的力度会持续。基于投资结构的变化,明年水泥市场总的需求会略有减少,但不会出现10%以上大幅度下降,这是稳预期。我认为,将水泥行业稳增长的基线定位在“行业15%的亏损面,行业年利润600亿元以上”。只有达到这个基线才能实现绝大多数“企业有利润、政府有税收、就业有保障”,这是支撑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4年,水泥行业要继续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要解决效益稳增长,突破引导落后产能、过剩产能退出的瓶颈问题。

稳增长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坚决执行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加强行业自律诚信,发挥大企业集团的行业引领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逐步走向成熟,人口下降趋势叠加,水泥需求总量逐渐下降是必然过程,我们应当理性冷静地面对水泥需求下降的客观规律,也要为长期阶段行业高质量发展谋划布局。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要加大错峰生产力度,强调行业自律,坚持公平竞争,反对低价扰乱市场行为。

第二,推进新能源、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化、协同处置、水泥基新材的科技创新。目前,我国水泥行业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水泥行业要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为行动纲领,加快技术创新,加快行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要立足当前水泥行业发展阶段,兼顾长远,统筹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关系,将绿色发展与错峰生产、调结构,去产能相结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行业效益稳步回升,以效益的增长进一步推动绿色化转型。

绿色化转型要围绕《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政策,围绕“源头低碳、过程减碳、末端去碳”三个方面,在技术创新、节能环保、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全面开展探索和应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和废弃物协同处置,试点“六零”示范工厂建设。推动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和污染物排放治理,优化能源结构,为实现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15%共同努力。

智能化转型要以《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 版)》为指引,重点加快研制水泥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标准,搭建水泥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加快引导水泥工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第三,推动落后产能、过剩产能退出的新政策出台。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主动作为,为政府当好参谋,为企业做好咨询。要根据行业运行情况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引导行业自律,做好行业服务,加强宣传引导,稳定市场预期。

2、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记者:近年来,水泥行业进入了减量、分化、整合的重大调整期,就产业整合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请您谈谈水泥市场整合与结构调整问题。

孔祥忠: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结构调整,除了要削产能、减产量外,提高各省产业集中度和优化市场布局,在2024年也进入了较佳窗口期。造成市场打价格战的原因有需求萎缩原因,也有企业众多、集中度偏低,一两家大企业很难把市场价格稳住。连续两年多的低迷市场,为市场整合带来了条件,我们乐见也力推有实力的大企业抓住机遇做大主业,优化布局,承担行业结构调整的重任。提高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就是规模效益、市场话语权,其次才是创新能力。

另外,随着“双碳”和能耗“双控”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了条件,地方政府利用产能置换、兼并重组等产业政策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优势企业集团,加大退出低效水泥产能力度,优化产能布局。

在都市圈等市场需求较好的区域,整合日产4000吨及以下生产线,建设日产6000吨-8000吨及以上的超大规模水泥熟料项目,依托水泥熟料智能工厂,集聚形成智能绿色矿山开采、砂石骨料基地、高品质商品混凝土、压碳水泥制品、绿色低碳产业园—数智物流园区的完整产业链,促进能效提升至标杆水平,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3、关键词: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

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记者:请您分析一下房地产风险的化解是否能够给水泥行业带来利好的发展趋势?

孔祥忠:房地产的问题是一个化解金融风险的事,2024年房地产的“三大工程”建设在大概率不会给水泥需求带来新的增长,但会抑制房地产对水泥需求量的下滑,这个政策托底也算是利好。

2024年,随着近期提前批新增专项债陆续落地,万亿国债将持续发力,均对基建投资形成持续支撑,全年水泥消费量也会企稳。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水泥行业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具有较强的周期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逐步走向成熟,人口下降趋势叠加,水泥需求总量逐渐下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应当理性冷静地面对水泥需求下降的客观规律,也要为长期阶段行业高质量发展谋划布局。

4、关键词:人工智能、数字经济

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水泥工业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条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模式和技术路径。

孔祥忠:近年来在数字化方面,水泥行业涌现出了一批智能工厂、5g工厂。适用于水泥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场景、无人矿山和智慧港口建设模式也在不断探索。未来,水泥行业数字化技术应用需要从效益、生产效率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同时也需要投融资、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的协同支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水泥行业的科技创新五大重点包括:能源效率与新能源应用,环境保护与协同处置,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广,碳减排碳中和及碳交易,水泥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围绕水泥科技创新的五大重点,要在原创性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在超低排放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和集团结构效率提升、在“双碳”技术研发和绿色工厂建设,在新品种高质量和新材料研发等方面有大量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内容。

目前,数字化智能化是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化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工业化转型,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水泥企业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是追求发展质量的工业化。要关注和支持中小水泥企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问题。

5、关键词:绿色低碳发展

会议强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记者: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公示。请您谈一谈水泥行业及水泥矿山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目前的情况,及下一步企业的行动方向。

孔祥忠:中国水泥工业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后,迎来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国水泥工业约有1100家熟料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0%左右,加大市场整合力度,提升产业集中度,化解严重过剩产能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多年来,中国水泥年产量基本占到全球水泥年总产量的56%左右,行业二氧化碳量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3%以上,要实现中国政府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水泥工业还需付出极大的努力。

我理解,绿色低碳问题的本质是能源结构、其次才是环保问题。

在低碳化方面,水泥行业每年都有几十家工厂能效步入世界领先水平,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的企业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也处于先进水平。未来水泥新能源要走光、储一体化,可替代新能源技术之路。水泥窑协同处置、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上下产业链的打通,这些对实现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6、关键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会议提出,要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记者:不久前,中国水泥协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国水泥工业“走出去”情况 调研工作的通知》,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水泥行业“走出去”的共性问题,及中国水泥行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孔祥忠:2023年是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据中国水泥协会调研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企业在境外16个国家累计投资建设了3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已投产项目合计熟料产能3666万吨,水泥产能5280万吨;在建项目合计熟料产能2812万吨,水泥产能3850万吨,拟建项目合计熟料产能2324万吨,水泥产能3030万吨。中国水泥工程承包企业在境外39个国家总计签约124条海外水泥生产线,合同额1150亿元人民币;在海外负责44条生产线的运营管理,项目合同金额为15.3亿美元。中国企业境外水泥项目的投资,不仅促进了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建设,也有利于增进中外先进技术和文化交流。数字赋能、绿色智能的技术和观念是人类进步的共同价值观。

近两年,中国水泥协会国际合作部连续发布了中国水泥境外投资和国际水泥市场的研究报告,非常值得研读。我会每年举办的国际水泥技术装备展览会,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水泥技术和装备的走出去。一批先行境外投资的水泥项目的企业,他们在“试水”,在探索境外项目运行的中国模式。走出去一靠实力,二靠人才,三靠风险把控能力。中国的水泥产能、产量世界第一,有世界500强企业,但我们还没有中国的水泥跨国公司,这也是衡量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网站地图